《环保行业2023年度策略》 循环经济有望进入高景气周期

2022年12月15日

近日,由中国银河证券出品了《环保行业2023年度策略:挖掘转型与成长》的报告。

报告中称,2021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引领下,涉及节能、降耗、减排的各类“十四五”规划等重大节能环保政策迎来密集发布出台期,环保行业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针对生态环保,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目标,从内涵上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的层次更深、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相关政策也会延续之前的力度,保证实现“双碳”目标。

因而报告判断,“双碳”的目标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循环经济兼具重要资源以及减碳、减排等多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之相关的再生资源、火电灵活性改造、高端环保设备等板块“十四五”期间有望进入高景气周期。

固废治理方面 关注再生资源领域

在建设循环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再生资源领域迎来发展良机。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7月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 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纸、废钢利用量分别达到6000万吨和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在建设循环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再生资源领域迎来发展良机。

循环经济体系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从“双碳”视角来看,大力推广循环经济,通过减少高能耗的原料加工环节,最终来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循环经济体系的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数据显示,以废钢为原料相比以铁矿石为原料炼钢,生产1吨钢可以减少约1.6吨二氧化碳排放,中国2020年废钢利用量约2.6亿吨,仅此一项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16亿吨。

再生资源领域将成为环保行业的“新主线”。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废弃的有色金属、钢铁、塑料等资源通过一系列过程进行回收再生,既可以处置废弃物又可深度资源化提炼,具有资源循环+节能环保双重属性。因此,再生资源领域将成为碳中和背景下环保行业的“新主线”。

报告中从危废资源化、酒糟资源化、餐厨垃圾资源化、锂电回收、橡胶回收、塑料回收六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Baidu
ac米兰官方合作伙伴